澳門讓我們最喜歡的一點,就是許多建築,都可以有鮮豔的顏色,就樣我們到氹仔這個地方,根本是紅黃綠三個顏色,一次滿足。
「北帝廟,誰是北帝阿?」原本還不知道這間廟宇,後來才知道,原來供俸的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,距今也有超過170年的歷史。
「整棟綠綠的,好美。」這個是氹仔歷史館,本來是海島市政廳,是棟1920建成的建築。
「小小的好可愛。」整個辦公室,只有638平方公尺,這個新古典主義建築,最開始是被設計為辦公室。
「沒想到小小的,裡面的展出比我想像的更豐富耶。」現在的博物館,主要在說這裡的歷史,從古物的出土到產業脈絡的發展,一應俱全。
旅遊資訊
路氹歷史館
營業時間:10:00~18:00〈周一公休〉
參考費用:5元澳門幣
建議停留時間:25分鐘
交通方式:搭乘33公車到「氹仔中葡小學」站牌,徒步5分
「這個天后宮,就是我們想的天后宮嗎?」沒錯,就是媽祖廟。據說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,是乾隆時期就出現的產物。
「好清幽喔。」廟宇,總給人沉澱人心的感覺。
「這裡是嘉模會堂。」繼續往前走出現的兩層樓平房,以前是公營的發電廠。
「嘉模講堂?」這邊已經於2007年被公路總局改建,成為多功能的集會表演場所。
「變成黃色了!」鏡頭繼續往前,來到嘉模聖母堂,外頭的淡黃色,就是希望給人溫馨之感。
「又有三種顏色耶。」往往澳門一望過去,就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。
或許因為古代建築,不高,不過遙想當年一定也是當時很厲害的建築吧。
「我們的主角,龍環葡韻到啦~」綠色的這棟建築,就是我們來這的目的,這邊本來是高官的官邸。
「望下去很美耶。」也難怪被選為澳門八景之一。
「龍環是什麼意思啊」
「據說是這邊以前的舊稱喔。」不用說葡韻當然是這邊的建築風韻啦。
「有五棟耶,我們要從哪邊開始。」1992年開放的博物館,澳門政府於2016將其整合,目前共有葡韻生活館、匯藝廊、創薈館、 風貌館、迎賓館5個展區。
「這裡主要是以土生葡人生活為主的展區,也就是指葡萄牙人與華人的後裔」。因此在館內,能看到許多中西合璧的生活足跡。
「是不是就像這樣子的感覺?」葫蘆和唱盤,可以一起出現不違和。
「還是有這張圖耶!」即使東方文化影響,西方宗教還是深植人心。
「今晚,你選哪一道?」這是當時餐廳的擺設。
「看到這個,好想躺下去喔。」進入臥室就有種疲憊之感。
「這種感覺又很中國啊。」中國風的椅子與瓷盤。
「你看那個洗手台。」那是最抓住我目光的,因為跟台灣的也好像啊。
「想不到裡面還蠻好玩的。」我跟M小姐說。本來以為只有外面拍拍照,沒想到裡面的擺飾也讓我們開了眼界。
「這裡面展的是澳門傳統文化的繪畫耶。」匯藝廊顧名思義就是舉辦藝術展的作品,只因無法攝影就沒有在裡頭多加拍照。
「早知道我們該帶學士服的。」這麼美的地方,拍照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陸續走過去,還有創薈館、風貌館、迎賓館可以參觀。創薈主要是紀念品販賣。
「這裡也有展覽耶!」M小姐拉著我,風貌館的展覽主要是以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區為題材。
「這個門牌好酷喔!」超級直白的海邊馬路。
「這裡沒有開耶」迎賓館平時無對外開放,大概是有重要嘉賓才會登場吧。
「跟對面是好大的對比喔。」一江之隔,一邊是歷史建築,一邊是現代都市。
旅遊資訊
龍環葡韻
營業時間:08:00~18:00〈周一公休〉
參考費用:免費
建議停留時間:45分鐘
交通方式:搭乘33公車到「泉悅花園」站牌,徒步4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