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式的圖書館,是不是都給人方方正正的形象,但這個圖書館,竟然漂亮到成為一個景點,那就真的是太厲害了。在崗頂前地的何東圖書館,就是個這麼厲害的地方,逛完也都讓我和M小姐,感到心服口服。
「就是沿著這邊走吧。」吃完鮮奶走到圖書館的路上,會先經過福隆新街一帶,中國式的建築,可說是跟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之隔的議事亭前地成為對比呢。
「建築不只中式,還都紅通通呢!」原來這裡,還曾是澳門的紅燈區呢。
「澳門的建築,都好鮮豔喔。」走到圖書館前,先經過了崗頂劇場。
「你來看正面啦。」又有一種歐風建築的感覺,其實這裡的本名是伯多祿五世劇院,是1860年興建的建築,是新古典主義的風格,這裡是中國第一個放映電影的地方喔。
「這裡還藏著一個教堂耶。」一轉頭是綠色的聖若瑟修院,1728年興建,同樣也是古蹟喔。
「這也是教堂嗎?」M小姐問我
「不對,這就是圖書館啦。」實在難以相信,這是圖書館的外觀啊。
「這個圖書館是清朝興建的喔。」追朔到1894年興建的何東圖書館,本來是香港富商何東爵士夏天用來消暑的別墅,逝世後將這棟建築送給澳門政府當作圖書館。
「圖書館裡有花園耶!」本來是豪宅的基底,造就這樣的建築特性。
漫步於此,試著想像在這邊的生活,無論是書還是環境,都真實陶冶了人的性情阿。
「說真的,我還以為走到了文青的咖啡廳。」只看照片,你真的不會以為是什麼拍照打卡熱門景點嗎。
「在這邊讀書,根本是一大享受吧。」用玻璃帷幕增添採光的建築,是2005年添上的新館。
「生在這邊好不真實喔。」M小姐跟我說,因為跟後頭住宅,實在形成太強烈對比了。
「這不是剛經過的聖若瑟修院嗎」一轉個彎,似乎才來到開放參觀的正門,當然把握機會進去。
「好高阿!」很喜歡這種挑高的設計,讓教堂內部可以很明亮。
又抬頭一看,「這裡不是占西餅店嗎?」聽說這裡的沙翁,是最有名的。
「什麼,已經賣完了。」老闆用很抱歉的眼神看著我,我則看著不到五點的錶嘆氣。只得買一個核桃霜解解饞。
「好甜喔!」不要聽他叫霜,一口咬下卻比我想像中硬,但香氣十足,還算好吃的甜點,幫下午形成畫下一個據點。
旅遊資訊
何東圖書館
營業時間: 10:00~19:00
建議停留時間:30分鐘
參考費用:免費,但請安靜參觀
交通方式:議事亭前地,徒步4分
聖若瑟修院及聖堂
營業時間:09:00~18:00
建議停留時間:15分鐘
參考費用:免費
交通方式: 議事亭前地,徒步6分
占西餅店
營業時間:06:00~19:00
建議停留時間:15分鐘
參考費用:澳門幣6元(核桃塔)
交通方式: 議事亭前地,徒步7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