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講到九州的風景名勝,熊本的水前寺成趣園絕對是榜上有名。會有這樣的造景,是當初熊本藩初代藩主細川忠利,想打造一個舒適的待客宴飲之處,於是在1636年動工。不動則以,一動就是80個年頭過去。話說「成趣」二字,是後代將他從茶屋更名,而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辭,其中「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而常關」這句。1929年,水前寺成趣園被日本指定為國定名勝。
看到這個石碑,就走對路了。
另外還有熊本水遺產和名水百選的認證。要入選名水百選要符合「維護狀況良好」和「地域住民能進行水質維護活動」這兩個特點,這邊以江津湖湧水群的名義入選。
一進入園區映入眼簾的就是來自阿蘇湧泉的泉水,後方則仿迷你富士山的模樣建造為水前寺富士。
這裡的水又被稱為「長壽的水」,相傳當時主人細川忠利用此水泡茶相當清香甘甜,飲用後能治百病且長命百歲,於是得其名。
沿著指標,先來到左手邊的出水神社。
出水神社的興建是當時仰慕細川家的許多藩士一同建立,對他們家多年來的照顧表示感謝,1878年落成,不是與庭院一同建造的產物。一度毀於二戰,於1970年代重新建造完成。
用泉水將雙手洗淨,炎炎夏日冰水淋在手上相當舒服。
光是用看的就夠清涼了。
斑駁的石頭仍記載著當時的故事。
可以繼續沿著步道,享受在假富士山遊憩的風情。
不要踏到草皮內都行。
一旁則是稻荷神社,也是我們旅途中遇到的第二個了,上一個是在2017九南行-【Day3】人吉散策好清閒 青井阿蘇神社 人吉鐵道博物館。真的有無盡的感覺。
這兩尊是細川藤孝公和忠利公的銅像,這是在1979年出水神社百周年紀念時設立的。
寫了一下生平和創立成趣園的事蹟。
那誰是藤孝公?是忠利宮的爺爺,當時也是很厲害的人物,被很多人重用。
前方是一個舞台,牌子上寫著西日本的第一名。
這個能樂殿和神社是同時修建的。現在,每年春秋的大祭典中會在此奉納神事能,每年8月第一個星期六的日落後有御薪能。這棟館還努力承載著熊本的文化。
不過沒有表演就是封起來的。
繼續穿過悠閒的庭院。
有了歷史建築,讓站在這裡的情懷,不只風景,更有穿越時空之感。
花了80年打造的庭園,值得細細觀賞。
最後走了一圈,來到古今傳授之間。
這是細川藤孝(剛剛雕像的藤孝公)在京都替智仁親王講授「古今和歌集」的茅舍,也是古今傳授間命名的由來。
最早見於京都御苑,大正元年才回到細川家的庭院復原。
出去前一瞥入口,看到出水神社的規定,車輛不得進入、不行划船和不能抓動物。
從水前寺回電車站的路上,販售許多烤糰子,決定品嚐。
他的名子叫做いきなり,中文是突然的意思,也就是客人來訪能臨時招待的意思。因此作法也很簡單,將紅番薯切塊裹粉去蒸,簡單也快速完成。攤位上看到的兩種,裡面都一樣是番薯,只是一個是番薯皮製成,一種則是特製餅皮。要吃午餐了,吃個簡單口味就好。
咬下去直接是扎實內餡,沒過過調味的番薯依然甜美,有嚼勁的外皮更增加口感,是推薦造訪可以帶走的小點心。
旅遊資訊
水前寺成趣園
營業時間:08:30-17:00(3~10月延長為07:30-18:00)
票價:400日幣,使用jr全九州pass可打九折
建議停留時間:60分
交通方式:熊本市電系統A、B至「水前寺公園」下車,徒步5分(定位時要從古今傳授間旁才是入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