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鐵道廢棄之後如何利用?雖然大多就是拆除或是自生自滅的命運,不過也有被妥善保存,改善成觀光性質的鐵道自行車,以台灣來說,轉型最有名的就是基隆和苗栗兩處,我們今天就要遠赴苗栗體驗啦。
在這條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共分為A、B、C三條路線,A是從勝興站出發,沿途經過勝興車站、2號隧道(燈光投影)、魚藤坪鐵橋,並能遠眺龍騰斷橋北段、南斷橋秘境;B、C則都是從中間的龍騰站出發,B往勝興車站方向走,經過2號隧道(燈光投影)到勝興車站;C則是往另一頭,經過魚藤坪鐵橋(高33公尺)、遠眺龍騰斷橋北段、3~6號隧道、遠眺鯉魚潭水庫後池堰、內社川鐵橋,三條行程都是要70分鐘左右的時間。
別忘了確定日期後,就先到網站上進行預約,45天前就開放,如果臨時跑去,通常是沒有剩餘座位的。
今天我們預約的是A路線,記得要在約半小時前抵達取票喔,可以看到門板上當日剩餘座位都已經掛零。
接下來就要依人數到大廳集合。
憑證換票上車。
附近有許多火車相關裝置藝術。
說到勝興車站的源頭,已經可以回追到1930年,標高402.326公尺曾是台鐵海拔最高的車站,,過往曾為三等站,雖然曾在1998年廢站,不過2010年活又重新活化,鐵道自行車並於2018年重新通車。
聽完集合介紹後,就跟著工作人員的指示上車。
剛好坐在車頭,擁有不錯的視野。
有簡易的須知可看,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停車,否則很容易大造成塞車。
雖然名義上為「腳踏車」,不過因為三義這邊坡度實在太陡,因此當初設計時把他設計為「電動車」形式,「催左邊」油門就能夠向前。不過因為設計的不太好催,
導航機記得打開,可以取得最新訊息,若到可看景點附近也會有語音。
話雖如此,還是有踏板讓人過過乾癮。
一出發,馬上就經過有光雕投影的2號隧道。
2號隧道內部筆直,雖然很長,但有投放在旁邊牆上故事的光,就不會太恐怖。
隧道內部總有種魔力是,看到出口卻覺得怎麼永遠摸不到,過了很久才終於找到它。
看到這個出隧道的場景,讓人彷彿以為自己在搭台鐵。
我們會與B路線的遊客交錯而過。
不知不覺經過龍騰站,但我們在這沒有要稍作停留。
接下來要經過刺激的鐵橋了。
不要輕易把頭手腳伸出窗外喔。
橋上的風景看起來倒是很不錯。
下方的吊橋看起來離我們超級遠。
到了終點站龍騰吊橋,要轉頭的同時會讓大家下車,近距離觀賞吊橋。
位於三義的龍騰斷橋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,1907年建造的橋是第一代縱貫線所經之路,可惜1935年4月21日發生的新竹台中大地震,此橋亦被震毀造就此一斷橋之景象。剛剛我們騎過來的是1938年完工的第二代橋。
近距離看到這樣的古蹟,覺得很壯觀。
步道規劃可以再從另一頭觀賞斷橋。
繞一圈就可以再回到自行車,座椅都已經貼心轉向了。
準備回程,靠另一邊還是能看到不同風景。
不愧是舊山線,一看出去真的是被綠樹環繞。
另一邊直接看到溪谷,相當壯麗。
一直往前開,還可以看到北側的斷橋。
龍騰被打造為舒適的休息園區,可惜今天沒有停。
記得邊騎要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。
最後下車前記得要和勝興車站拍張照,幫自行車之旅畫下完美句點。
旅遊資訊
舊山線鐵道自行車(路線A)
營業時間:每日5班次,分別為09:20、11:20、13:50、15:50、17:30(此班次為次4~7月份假日加開班次)
費用:250元
建議停留時間:120分
交通方式:國1三義交流道下後右轉,再右轉進入苗49-1,往前即抵達